梅蘭芳
打從我看見這張海報,我就想看這部電影了。


一開始,只是對梅蘭芳這號人物感興趣。
說是他在日本、美國都公演過,都大收歡迎。
在日本更有這樣的稱讚他說法:「世上有此雙手,其餘女人的手皆可剁去。」
這樣的傳奇人物怎可不見識一下。(雖然電影總是改編很多東西。)
聽聞這是「陳凱歌」導演的作品,我更加好奇了。(《霸王別姬》的導演)

雖然不知道大伯那封家書的劇情,是不是虛構的,
但每當梅蘭芳讀起那封家書,總讓人心跟著揪了起來。
妙的是,這封家書,導演讓觀眾總共讀了四回合才把給讀完。
真聰明!家書成了電影中最合適的旁白。
這不就如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,在某些時刻,
腦裡總會浮現一兩句長輩說的話一樣。
大伯的家書,總在劇情最需要,
或是梅蘭芳最需要的時候,為我們再讀了一個段子。
(這封家書還有起承轉合,妙的咧。)

大伯這人物是真的,孟小冬是真的,福芝芳是真的。
但那劇中好重要的人物 ── 邱如白呢?
我特意google了一下,真的沒這號人物。
倒是有個梅蘭芳的知心好友,齊如山,是促使梅蘭芳成功的關鍵人物。
邱如白這號角色,便是以他為原型去構思的。
齊如山不但是個京劇改革家,更是一個編劇家、社會學家。
他的著作除了表演的劇本以外,還有社會上各行各業,甚至零食、流行俚語等社會研究。

其實這部電影明明沒有什麼哭點的。
卻讓我每看到一個段落,心裡就為之一震。
(------------下面有劇情----------------)

十三爺爺被砸場子的時候,福芝芳找上孟小冬的時候,
梅蘭芳在美國謝首演前讀信的時候,謝幕的時候。
梅蘭芳在地下室與日本軍對峙的時候...。
一幕幕,一字一句,直打進我腦袋裡,裝滿了胸口。
沒有哭點阿,卻有種情緒從畫面裡滿溢了出來。


我覺得,陳凱歌與張藝謀有些像。他們的每一個畫面,都好漂亮。
套句日本人稱讚宮崎駿作品時用的話:
「不管在那一個時候按下暫停鍵,每一個畫面都是藝術。」
張藝謀的電影,連打翻毒藥的湯杯在半空中畫出來的拋物線都美不可置信。
但我看張藝謀的電影卻從來沒有感動過。(我一直覺得看不到內心戲。)
(但是我承認他把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搞得挺好,就.........很視覺。)
而陳凱歌就捕捉到演員的好細微情緒了,在相同美麗的畫面之中。
或許多年後我會忘記這電影的結局是怎樣的,劇情鋪陳,運鏡是怎樣的。
但那人物與人物間,活生生的情感,我想我是不會忘記的。

說是演員演得好,還是導演倒得好?
我覺得,真是都恰到好處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zure 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